一位中国开发者如何用 200 美元撬动 5 万美金算力,成为 AI 圈“榜一大哥”

一位中国开发者如何用 200 美元撬动 5 万美金算力,成为 AI 圈“榜一大哥”

在过去几年,AI 技术的发展让无数开发者和创业者眼前一亮,但大部分人依然停留在“把 AI 当工具”的阶段。最近却有一个中国开发者火了,他的名字叫 刘小排。他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把 AI 玩到了极致:每月只花 200 美元利润费,却消耗掉价值近 5 万美金的算力,成为顶级 AI 公司 Ansorpic 的月度掏根使用量第一。

当时在圈子里,大家都在议论“是谁在薅资本主义羊毛”,直到刘小排站出来,他的故事才真正开始流传。


AI 在他手里:不是工具,而是“小黑工”

大多数程序员拿到 AI,只是让它帮自己补几行代码,或者写点文档。但刘小排的玩法完全不一样。他把 AI 当作一个 7 成新、24 小时不间断干活的小黑工,交给它的工作不仅仅是代码,还有市场调研、算法攻坚、自动化测试等复杂任务。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还嘀咕:“这不就是把 ChatGPT 当助理吗?能有多厉害?”但后来仔细研究才发现,他完全不是在“玩票”,而是系统化、全自动化地把繁琐的团队作业都交给 AI。换句话说,他已经把 AI 当作了“隐形团队”。


他的方法论:省时间比省钱更重要

刘小排的理念很简单:
不在乎消耗多少算力钻,只在乎节省多少时间。

在很多开发者眼里,跑模型、调接口、调用 API,都要精打细算,生怕算力用多了。但他想的恰恰相反——只要能节省时间,那就是赚到了。比如以前我自己做副业开发,一个小功能要调试两三天,现在我看到他的玩法,才意识到很多步骤完全可以丢给 AI 自动跑。

他自己也调侃:“我完全在官方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使用 Cloudflare 的高级功能来开发产品,发挥到最大潜力,结果偶然就成了全世界消耗度量最多的人。”


从流程到调度:放手让 AI 自己干

刘小排并不是追求代码写得多优雅,也不在乎流程有多么精致。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任务调度上:把需求拆分,把任务丢给 AI,再由 AI 自动完成。

这种方式让我想起自己大学时候做过的一个小项目。当时因为人手不足,我尝试用脚本写了个简单的自动测试,虽然很粗糙,但帮我省了整整一周。刘小排的做法,就像是把这种“粗暴省力”的思路无限放大:在他睡觉的时候,AI 还在不停跑任务,第二天醒来就能看到结果。


短时间内开发几十个应用

因为这种“全天候外包给 AI”的方式,他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开发了几十个应用。有些应用可能并不完美,但胜在速度快,覆盖广。对于独立开发者来说,这种打法实在太有启发性。

我自己平时也会尝试做一些 side project,但常常卡在细节上,写一半就没动力了。看了他的故事后,我反而觉得:与其纠结完美,不如尽快交给 AI 先跑起来,再慢慢迭代。


对独立开发者的启示

很多人觉得 AI 是“大厂的武器”,小开发者只能跟在后面喝汤。但刘小排的经历证明了另一种可能:只要方法对,AI 反而最适合个人开发者。

  • 第一,敢用。 不要怕消耗算力,重点是你能省多少时间。
  • 第二,敢放权。 不要只让 AI 写代码,要让它做调研、写报告、跑测试。
  • 第三,敢迭代。 不追求一开始就完美,快速上线才是王道。

有一次我也试着模仿他的思路,把一个数据清洗项目交给 AI 自动处理。虽然第一次结果一团糟,但第二次加了点限制条件,居然比我手动处理快了五倍。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AI 不是工具,而是外包劳动力”。


未来的趋势:AI 即将成为每个人的“隐形团队”

刘小排的故事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独立开发者不需要大公司资源,也能借助 AI 组建一支“虚拟团队”,把从调研到上线的流程都自动化。这会让开发门槛大幅降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是“写代码的能力”,而是任务分解与调度的思维

我想起几年前流行的那句话:“不是你会不会写代码,而是你会不会用工具。” 现在,这句话的主角,已经从工具变成了 AI。


总结

刘小排之所以能“用 200 美元撬动 5 万美金算力”,关键不在于省钱,而在于他把 AI 真正当作团队成员,让它 24 小时不停歇干活。对于独立开发者来说,这套思路无疑是最值得学习的:敢用、敢放权、敢快速上线。未来属于那些懂得如何调度 AI 的人。

【一位中国开发者如何用 200 美元撬动 5 万美金算力,成为 AI 圈“榜一大哥”】发布者:奇 小迹,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jiwiki.com/ai-liuxiaopai-200usd-50000-compute/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9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普通人赚到100万:0成本启动、对标复制与闭环变现的实战攻略

    一、先掰正两个常见“赚钱误区” 误区1:不会技能=赚不到钱。很多人觉得“我啥都不会”,所以先去学技能、考证、读一堆书。但商业世界不按“技术强弱”发工资,它按需求匹配+成交能力给回报。你会什么不等于市场此刻需要什么。把“我会什么”倒过来做成“哪里有人着急要什么”,赚钱速度会立刻变快。 误区2:学历=高收入。如果学历直接等于财富,失业率就不会那么高了对吧?学历是…

    创业 2025年9月6日
    5500
  • 手把手教你复刻外刊爆款笔记:打造吸引眼球的内容

    如果你在寻找如何通过信息差来进行变现,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外刊赛道”。这个赛道的爆款笔记通常是将国外的文章转换成更加适合国内平台展示的形式。我们今天就来详细探讨如何从头到尾复刻这些笔记,并且深入了解它们的内容来源。这篇教程虽然有点长,但别担心,你可以慢慢收藏和学习。 内容结构解析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复刻笔记的内容结构。通常,外刊笔记会包括四个部分:配图、标题、…

    2025年6月27日
    21200
  • 就业寒冬下的自我突破:信念感三件套如何让一人公司走得更远

    就业寒冬下的自我突破:信念感三件套如何让一人公司走得更远 这几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职场人被迫“毕业”已经不是啥新鲜事了。很多人都在感叹:哎,工作不好找,行业也在收缩。可我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些具备复合能力的职场人,反而并没有急着去找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而是转向了自媒体、电商这些轻资产行业,逐渐成为所谓的“泛超级个体”。 这种选择,说白了就是“自己…

    19小时前
    1300
  • 2025搞钱野路子:用AI在谷歌卖电子书

    曾经我以为写书是只有作家能干的事,后来发现,其实我们普通人也可以用AI做出像模像样的电子书,还能卖给全球75个国家的人,轻松赚美金。今天我就来手把手教你这个流程,用的都是免费工具,也不需要啥技术基础,动动手指头就能完成。 这个方法我自己试过好几次了,不敢说多赚钱吧,但每次看到有国外用户买下我“写”的书,还是有种奇妙的成就感,像突然变成“作家”了一样,嘿嘿。 …

    2025年6月26日
    29900
  • 一人公司如何年入百万:从0到1的实战路径与可复制模型(含真实案例)

    开场白:我为什么有资格聊“一人公司” 我在职场干了8年,从乙方到甲方都经历过;第4年自由职业了,说真话,一辈子总得试试不上班、只为自己干活的感觉。前面几年我和身边几个朋友,基本把“一人公司”做到了年入百万这个量级。不是夸张神话,更多是跑流程、拆模型、稳执行。这篇文章,我按大家最关心的4个问题来讲,尽量说人话,还会穿插一些小经历,难免有点口语化、甚至小错别字,…

    创业 2025年8月31日
    9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